电影《龙猫》是宫崎骏先生的代表作,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坏人,没有过多的场景的辞藻。但恰恰就是简单的的场景,朴实的台词,却让人百看不厌,每次都让人感到温暖,忍不住泪目。
如果你以为这部剧讲述的只是关于孩子的童真,和妈妈生病,两个女儿很懂事的温情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
五年前,我还是单身少女,看完《龙猫》,只觉得我们长大后,丢失了曾经的童真。
五年后,已经为人母的我。再次看《龙猫》,才发现这是一部育儿宝典。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看一看。因为这部电影,藏着这三个育儿真相。
1.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养
小月的妈妈生病了,出院后要到乡下静养,所以小月的爸爸提前带着孩子们搬到了乡下。
突然从干净的城市搬到农村,小月和小梅都有点不适应,还笑称房子太破,像鬼屋。好在农村的环境让两个孩子感到新奇,他们可以四处跑,到田地里,小溪里,好不欢乐。
很快,住在农村的弊端就出来了。
那天晚上,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小月和小梅躲在浴缸里吓得瑟瑟发抖。
小梅问爸爸,风会把屋顶吹坏吗?
爸爸信心十足地说:放心,房子很坚固,不会被吹坏。
结果话刚落音,屋顶就被掀起一大块。因为房子比较破,四处漏风。
这时,爸爸没有抱怨自己不中用,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借这件事给女儿讲道理,告诉他们要自立自强,以后有条件,可以去更好更美的地方。哈哈大笑起来,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怕的。
接着,两个女儿被爸爸感染,也哈哈大笑起来。
那晚,两个孩子没有因为房顶坏了而害怕,反而做了一个很香甜的梦。
纵观整部电影,你会发现文章没有提到关于金钱的任何话题。
妈妈住院,爸爸照顾两个女儿,还要上课,回家后学习到深夜。但是爸爸从没抱怨自己辛苦,也没有抱怨两个女儿不听话,总让他操心。
相反的,爸爸总是乐呵呵地和两个女儿玩耍,无论遇到任何事,爸爸都会笑着解决。
曾看过一句话:真正的会过日子,是把穷日子过富。而这个富,应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要充裕,精神上也得丰盛才行。
前几天,一位高中生因为作弊被老师抓到而跳楼的新闻,就是精神匮乏的案例。
他选择作弊,正是因为家长太在乎成绩,学校太在乎成绩,所以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
成绩不是孩子的一切,如果父母或老师能告诉孩子,成绩不好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尽力了,以后总会有出路的,孩子也不会选择用这么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电影中,小月的爸爸用行动告诉女儿,这世上没什么事是大不了的。
正因如此,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被挫折打败,也不会用挣钱的多少来衡量幸福的程度。
对女儿来说,只要精神上过得快乐,无论是环境还是逆境都会过得非常幸福。
人生不如意之世,十之八九。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苦中作乐,这将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2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生活中,经常有父母说,我家孩子太调皮了,我家孩子话太多,太烦人了。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越这么说,孩子越朝着你不好的方向发展?
生活中,父母很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给孩子贴标签,却不知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
电影中的小男孩勘太,是村里的调皮鬼。
小月第一次搬到新家,勘太就嘲笑他们的房子是鬼屋,还对他们扮鬼脸。
如果你说这孩子真讨厌,那就是太片面了。
这天傍晚,小月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雨。她躲在一处地方避雨,勘太经过时,突然倒回来,将手里的雨伞递给小月。
小月不好意思地问他:你把伞给了我,你怎么办?
结果勘太二话不说就扔下伞跑开了。
勘太回到家,还被妈妈数落了一番,说他肯定是拿着伞出去玩,把伞弄坏或弄丢了。
勘太说没丢,却不肯解释把伞送给了小月。
你看,调皮的孩子做好事,不喜欢留名。
虽然勘太的伞破了很多洞,但是小月感觉心里暖暖的。回到家后,她特地拿着伞去勘太家道谢。
勘太看到他来,躲了起来,听到小月感谢的话,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勘太的妈妈才明白,原来勘太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请点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有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也会更小心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孩子和大人一样爱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
所以,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称他为“熊孩子”,“捣蛋大王”,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真的无可救药,从而放弃自身成长。
要知道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父母要做的,不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是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引导他,放大他的优点。
人无完人,允许孩子不完美,承认他的缺点,用肯定的语言引导孩子变得更好,是父母一生要做的功课。
3学会放手,孩子更幸福
都说女儿要“富养”。小月的爸爸却很舍得用女儿。
搬家那天,他会让两个女儿一起帮忙。因为爸爸人物,女儿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帮忙是她们的义务。
不仅如此,年轻轻轻的小月还会做饭。爸爸早起起晚了,小月会把饭菜做好,让爸爸醒来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试问哪个父母看到孩子这么贴心懂事不会感动呢?
除此之外,爸爸要去上班,就会将小女儿托给小月照顾。
无论小梅是在小雨天,在泥坑里摔倒了,还是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爸爸从没指责过小月带妹妹不用心。
他自始至终都相信小月会做得很好,小月也是这么做的。
她们姐妹俩会拌嘴,会生气,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其乐融融。姐姐懂得谦让妹妹。
因为爸爸舍得“用”女儿,小月非常懂事,会做饭,会照顾孩子,俨然一个小大人。
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小月更加懂得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体贴懂事。
前几天,我去牙科补牙,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带着孩子看牙齿。妈妈在一旁抱怨,孩子都上四年级了,不会剥鸡蛋,不会系鞋带,连穿衣服都要她分好前后,生怕他穿反了。
妈妈边抱怨,边把手里的荔枝剥好往孩子嘴里塞,顺便表扬自己一把,说自己是最有耐心的妈妈,如果孩子离了他,什么都干不好。
生活中,像这种习惯替孩子包办的父母不在少数。仔细想想,以下这些话,是不是你的口头禅:
“乖,听话!”“这个你不会,还是我来吧!”“我都说过了,你为什么不听?”“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跟着我,别乱跑!”“你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其他事你就别操心了!”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这是很多家庭正在存在的场景。
曾经有个很火的话题: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白眼狼的?
答案最多的是父母的溺爱。
还记得37岁博士生毕业后啃老的新闻吗?
父母从小事事包办,让孩子养成了父母照顾他是理所当然的习惯。
当孩子长大后,父母满不足不了他,但是孩子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这时候父母再后悔也为时晚矣。
她溺爱了孩子,却毁了她和孩子的终生幸福,这种爱,不是爱,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啊!
安娜昆德兰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想要养出懂事体贴的孩子,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帮助父母的快乐。
孩子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如果父母总担心孩子累着,辛苦了,就事事亲力亲为,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权利,毁了他的情感价值观。
为人父母,是一场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旅途,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行。愿你我都能像小月的爸爸一样,做一个心态稳定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懂得陪伴孩子的珍贵,放手让孩子成长。
做父母,比培养孩子考高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乐观的生活。
你要相信,一个懂事,善良,乐观豁达的孩子,一定不会过得太差!
作者简介:指尖的柔弱,一个多愁善感,执笔写我心的温情女子,愿与你一起分享世间的人情冷暖。
文章为原创,禁止抄袭洗稿。(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