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里的这句诗把酒当作了解忧的唯一利器,而酒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古代酿酒主要是用粮食,少数是采用果酿,而粮食是关系到百姓生计的重要物资,所以在清朝对酿酒有及其严格的政策要求:荒年严禁酿酒,丰年才不禁止。直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国紧闭的大门的打开,酒的种类开始增多,葡萄酒,啤酒等非百姓生活主要粮食的出现,国家对酿酒才不再严格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自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开始,民国政府不但不禁止酿酒,反而支持实业,推动了我国酿酒业的发展。根据统计,民国元年时的酿酒户数只有户,到民国四年就达到了户,翻了近1倍。那么酿酒业再民国时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我国古代传统的酿酒主要是采用粮食为原料,果酒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古代作为农业大国,粮食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基本物资,如果酿酒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必定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这是历代政府都采取限制酿酒政策,甚至歉收年份直接禁止酿酒的原因。
民国之前的酿酒多采用稻谷为主要原料,所产酒为黄酒。民国之时更多地采用高粱为酿酒的原料。更多采用高粱有酿酒有两大好处,第一是民国时候的高粱的价格远低于小麦和稻谷的价格,用高粱酿酒可以节约成本;第二是高粱相比稻谷本就存在口感差,不易消化的问题,采用高粱来酿酒不仅解决了酿酒的原料问题,而且也解决了高粱的销路问题,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更多采用除高梁这种非主要粮食为酿酒原料是民国酿酒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在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极力提倡“振兴实业”以及“实业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在政府的号召下,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名不在存在,许多贵绅,官僚乃至爱国华侨纷纷投资办厂,双兴泉烧锅,满洲清酒株式会社,元泰造酒公司等等新式酿酒厂纷纷成立。
另一方面,对于新式酒的接受人群日益增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民国时期响应社会号召,支持国货,拒绝洋货的人群基数也不断变大。综合这些情况,民国的酒业才得以快速发展。不过遗憾的是,社会动荡,不断发生的战乱也让民国的酒业发展十分曲折。
总而言之,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酒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才让它失去了原本的奢侈品外衣,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喝到低廉,优质的酒,实在是一件幸事。
以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