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之综合篇03董老师的语
TUhjnbcbe - 2024/5/18 17:0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01

字音字形

.差

差[chà]

1.错误:话说~了。

2.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缺欠:还~十元钱。

4.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差[chā]

1.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大致还可以:~可。

3.错误:~错。偏~。~池。

4.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差[chāi]

1.派遣去做事:~遣。

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差[cī]

参(cēn)~〕,长短不齐。

.颤

颤[chàn]

物体振动:~动。~抖。~音。

颤[zhàn]

同“战”。

.绰

绰[chuò]

1.宽裕,缓:宽~。~~有余。

2.舒缓柔美:~约。~姿。~俏。

3.〔~号〕外号,诨名。

4.古同“搅”,吹拂,搅乱。

绰[chāo]

1.匆忙地抓起,拿起:~起一根棍子。

2.同“焯2”。

.攒

攒[zǎn]

积聚,积蓄:~钱。积~。

攒[cuán]

聚,凑集,拼凑:~凑。~集。~钱。~眉。~射(集中射击)。~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藏

藏[cáng]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藏[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臟”。

.盛

盛[shèng]

1.兴旺:兴~。繁~。旺~。~世。~衰。茂~。全~时期。

2.炽烈:年轻气~。~怒。~气凌人。

3.丰富,华美:~产。~宴。~装。

4.热烈,规模大:~大。~况。~典。~举。

5.广泛,程度深:~传(chuán)。~行(xíng)。~赞。~名。~夏。

6.深厚:~意。

7.姓。

盛[chéng]

1.把东西放进去:~饭。

2.容纳:~器。小桶~不下多少东西。

.揣

揣[chuāi]

放在衣服里:~着手。~在怀里。

揣[chuǎi]

1.估量,忖度:~测。~摩。~度(duó)。~想。~情(忖度情理)。不~冒昧。

2.姓。

揣[tuán]

古同“团”,聚集的样子。

揣[zhuī]

捶击:“~而锐之,不可长保”。

.幢

幢[zhuàng]

量词,指房屋:一~大楼。

幢[chuáng]

1.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

3.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石~。

.单

单[dān]

1.不复杂:~纯。简~。~调(diào)。

2.独一:~独。~一。~词。

3.只,仅:做事~靠热情不够。

4.奇(jī)数的:~日。~号。

5.薄,弱:~薄。

6.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裤。~衣。

7.覆盖用的布:被~。床~。

8.记载事物用的纸片:~据。传~。名~。

9.和尚称禅堂的坐床。

单[chán]

1.〔~于〕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2.(單)

单[shàn]

姓。

.度

度[dù]

1.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

2.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

3.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度:角~。

4.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

5.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

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能容受的量:气~。

9.考虑,打算:置之~外。

10.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

11.量词,次:一~。再~。

12.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

13.姓。

度[duó]

计算,推测:忖~。揣~。审时~势。~德量力。

.倒

倒[dǎo]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倒[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3.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4.向后,往后退:~退。~车。

5.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大

大[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名。~手笔。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大[dài]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提

提[dī]

〔~防〕小心防备。

提[tí]

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

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

3.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

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

5.率领,调遣:~兵。

6.取出:~取。~货。

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

9.古代鼓名:“师帅执~”。

10.姓。

提[dǐ]

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

.囤

囤[dùn]

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粮~。大~满,小~流。

囤[tún]

储存,积存粮食货物:~积(积聚贮存)。~集。~聚。~积居奇(指投机商人大量购存货物)。

.的

的[de]

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的[dí]

[形容词]确实;实在:的确,的当(-dàng,恰当),的证(确凿的证据)。

的[dì]

1.[名词]箭靶的中心:目的,有的放矢,一语中的。

2.用于译音:波罗的海。

的[dī]

[名词]的士(小型载客出租汽车)[英taxi]:打的,面的。

.调

调[diào]

1.乐曲;乐谱:曲~。采菱~。

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3.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

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格~。

7.选调;提拨:从基层~选干部。

8.调动:岗位~整。

9.征集;征调:~有余补不足。

10.调查:~研。内查外~。

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档。

12.调换:~座位。

调[tiáo]

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4.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5.调理使康复:~养。~摄。

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7.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斗

斗[dòu]

1.对打:~殴。战~。

2.比赛胜负,争胜:~力。~劲。~智。~志昂扬。

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牛。~蟋蟀。

4.拼合,对准,凑近:~眼。

5.古同“逗”,逗引。

斗[dǒu]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形容小东西的大:~胆。

4.形容大东西的小:~室。

5.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

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

7.特指“北斗星”:~折蛇行。

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古同“陡”,突然。

.弹

弹[dàn]

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2.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弹[tán]

1.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恶

恶[è]

1.不好:~感。~果。~劣。~名。丑~。

2.凶狠:~霸。~棍。险~。凶~。

3.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恶[wù]

讨厌,憎恨,与“好(hào)”相对:可~。厌~。好(hào)~。

恶[ě]

1.〔~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2.(噁)

恶[wū]

1.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2.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菲

菲[fēi]

1.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芳~。

2.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无色有光泽的结晶,可制染料等。

菲[fěi]

1.微,薄:~才。~仪。~酌。~薄。

2.古代指芜菁一类的植物,花紫红色,可作菜用。

02

熟语辨析

.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

①: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②:《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④: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百身何赎[bǎishēnhéshú]

①: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②:《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③:一见无期,~。◎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

④: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稗官野史[bàiguānyěshǐ]

①: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②:《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③: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流传海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④: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旧时小说、杂史的统称

.百无聊赖[bǎiwúliáolài]

①: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②: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③:在~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④: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

.表里山河[biǎolǐshānhé]

①: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③:偏正式;作定语;形容山势陡峭

.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

①: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②:《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③: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④: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不名一钱[bùmíngyīqián]

①: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②:《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③:他自己是~的,如何去得,惟有向亲朋借贷。◎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④: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很贫穷

.暴殄天物[bàotiǎntiānwù]

①: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②:《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③: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表示不爱惜财物,随意糟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ǎizúzhīchóng,sǐérbùjiāng]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āxiānguòhǎi,gèxiǎnshéntōng]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03

古代诗文

《短歌行》曹操〔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几何:多少。

譬(pì)如朝(zhāo)露,去日苦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慨(kǎi)当以慷(kāng),忧思难忘。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无实际意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我有嘉宾,鼓瑟(sè)吹笙(shēng)。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鼓: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明明一作:皎皎)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即停止的意思。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越陌度阡(qiān),枉用相存。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谈讌一作:谈宴)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讌:通“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三匝:几周。匝,周,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吐哺:极言殷勤待士。

赏析:《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全诗分为四节,逐而一一分析。

第一节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中有两处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本诗中,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04

文化常识

“三曹七子”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很有影响,后人合称之为三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如《观沧海》;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如《短歌行》;一类是游仙诗。

七子: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得到后世普遍承认。七子中,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其余六子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投奔曹操,多视曹操为知己,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05

微型写作

通过品味曹操的《短歌行》,我们看到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并看到他在当时“唯才是举”的先进选拔人才的理念。关于人才选拔,你有怎样的见解?写一段字左右的语段,阐明你的态度。提示:可从“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等角度切入。

—END—

作者l董老师

转载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之综合篇03董老师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