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再看宫崎骏老爷子的这部《龙猫》,心境以及对其的理解似乎都与之前截然不同了,而最大的变化是突然发现这部动画电影或许并没有我们第一次看时的那样轻松愉快,反而突然发现了在那个充满了日本农村的夏日阳光、森林和龙猫的童年时刻,一些无法忽视的悲伤和阴影一直都在其中流动着。在某种程度上,它体现的其实依旧是宫崎骏一直在强调的,即“我想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活下去”,虽然它很糟糕。
从年的《风之谷》到两年后的《天空之城》,宫崎骏电影中已经展现出了他对于这个世界和人性的某种看法,而这一观念必然又受到其所成长的“二战”后变成废墟的日本的影响。就如宫崎骏自己所说,“正因为无法改变,才去做动画,这是梦想”。于是这些作为“梦想”的动画中充满了神奇的国度、新颖的飞行器、善良与邪恶并存的神人野兽以及那些始终令人温暖和奋进的精神力量。
创作于年的《龙猫》同样如此,但在它背后是日本昭和时代的结束(年)以及平成初期曾经一度繁华高涨的经济彻底走坏,而导致日本转向了一个与过去相比,前途不那么光亮的未来。出现在《龙猫》中的许多场景、故事和细节都展现着昭和后期日本的农村状况,而另一个我们或许不能忽视的情况则是,这同样是一个宫崎骏的梦想之地,它与随着经济泡沫破碎而无比苦闷的日本人对已经过去的昭和晚期的回忆在其后形成了某种共鸣。而故事中小月与小梅姐妹俩的这个童年,也更好似一面镜子般折射出这个世界(或说是当时日本社会)的诸多现状。
一、“童年”的创造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大都是孩子,而即使一些似乎长大成人了也依旧有着某种孩子的形象,从《天空之城》《龙猫》到其后的《千与千寻》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姬》,或是像《风之谷》《幽灵公主》和《起风了》这类以成人——他们往往都刚从青少年进入成人世界——为主人公的作品,他们身上依旧带着强烈的“童年”精神和形象。如果我们纵观宫崎骏的所有作品,《龙猫》的故事其实十分特别(另外则是《龙猫》这部电影给原本苦涩经营的吉卜力工作室带来了很大的周边产品盈利,因而对于工作室而言,《龙猫》同样意义非凡,而这也是为什么龙猫成为工作室logo的原因):两个小女孩跟着爸爸搬到乡下居住,在那里碰见了森林中的精灵——龙猫。这部动画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转折、没有炫酷的飞行器或其他国度,也没有强烈的善恶冲突和某个明确的主题表达,它似乎就是一个轻松娱人的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伴随着“儿童”这一新的人类类别而共同诞生。在法国学者菲利普·阿利艾斯的专著《儿童的世纪》中,他通过考察欧洲中世纪的绘画、日记、游戏、礼仪以及学校课程的演变追溯了“儿童”的诞生。在中世纪,断奶后的小孩就被当作“小大人”来看待,他们混在成人之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竞争、社交和玩耍。但从中世纪末期开始,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由此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开始发展。自此之后,“儿童”以及“童年时期”便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一观念由此在西方现代思想中生根发芽,并在其后影响到其他国家。在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与“妇女的发现”一起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由此也成为周作人、钱玄同等新文化领袖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