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北部的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白水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白水苹果享誉世界,并拥有全国最大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
白水县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南接蒲城县与五龙山相隔,西接铜川市印台区和渭北黑腰带相连,北以黄龙、雁门两山为界,与宜君、黄龙、洛川三县毗邻。白水,因为仓颉、杜康和雷公的故乡,而家喻户晓。
白水县大雷公村人雷祥在黄帝时任处方,能医善陶,既是中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陶瓷业的先祖,各地窑神庙均供奉之,尊称亚父雷公。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杜康,字仲宁,周代人,生于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据清乾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杜康,字仲宁,为县之康家卫人,善造酒”。
“造字圣人”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享年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中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白水史官镇是国内仅存的为纪念文字发明者——仓颉而建造的庙宇,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东汉延熹年间,白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仓颉庙的建筑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内南北长余米,东西宽约为48米。庙东侧为史官至孙家山的公路,西边为一条宽10米,深约2米的沟壑。仓颉庙的三门,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庙院内古树参天,有48棵古柏树,树龄均已上千年,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仓颉庙已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白水城乡逢年关有敲老鼓之习俗,边敲边舞,名日敲跑鼓,村村如此,遍及全境。另有扇子鼓、对子鼓、小花鼓、十面锣鼓等,均附于社火、秧歌,不单独表演。流行于洛河以北的老秧歌,有一种叫山秧歌,两者大同小异,均边扭边唱,伴有狮子、漂船、跑马等,前者乃当地久有,形式别具一格,东丰乐村盛行。内容增添耍狮子等形式,唱词也多系新编。曲牌有《织手巾》、《戏秋千》、《绣荷包》、《十对花》等。林皋湖交通便利,现冇:景区有水上快艇、水上飞机、游船、湖畔烧烤及“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经济状况。远古先民在白水这块土地上从事着农业生产。新石器时代生产用的石犁和汉代的铁铧在此发现。年和年两次文物普查中,亦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罐中存有谷物的残迹。到了西汉时期,又易县名“粟邑”,更说明农业生产已有相当的发展。明万历三十七年()知县刘梦阳撰《白水县志》(简称《刘志》)记载:“彭壤宜种五谷,稻、黍、稷、粟、荞、大麦、小麦、黑豆、小白豆、录豆、豌豆、江豆、黄豆。”白水,这个陕西小县正在按照小镇模式有计划地谁进旅游大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