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古以来,酒都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以酒会友,以酒寄情。人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杜康可以说是是酒的一个别名。关于酒的起源,民间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杜康造酒,因此后世常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也是有明确依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个说法是猿猴造酒。民间曾有过“猿猴善采一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的传说,讲的就是猿猴造酒的故事。猿猴靠吃野果为生,因此会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大量收集野果,储存起来度过冬季。由于果子中富含糖类,久而久之,果子与大自然中的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猿猴开始尝到的是经过发酵的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野果便慢慢变成果酒,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猿猴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猿猴造酒在古书上也有不少记载。李日华的在《紫桃轩又缀》中提到: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猴伺得人,必肠死之。还有清代的文人李调元、陆柞蕃在其著作中也有相关记载。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猿猴不仅“造酒”,还爱喝酒。唐代李肇的著作《国史补》中记载了一段人们捕捉猿猴的经历:猩猩者好酒与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诱之。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乃绝走远去,久而复来,稍稍相劝,俄顷俱醉,其足皆绊于屐,因遂获之。猿猴虽机敏聪明,但抵挡不住美酒的诱惑,喝的酩酊大醉,只能乖乖被人抓住。
猿猴喝酒(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仅我国,东南亚一带的群众以及非洲的土著民族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捕捉猿猴或猩猩。
猿猴在不知不觉间造出了酒,从起初尝到发酵的野果,到慢慢酝酿成酒,这在当时是一种无意识的举动,后来人们发现了猿酒,便开始有意识的生产,并从一开始用果子造酒,发展到后来逐渐用粮食造酒,渐渐被人们熟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种说法是仪狄造酒,要追溯到舜禹时期。仪狄造酒最早记载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里边讲述了魏国强盛,鲁、宋、卫、韩国君来朝,魏王在苑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主人向客人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一本正经地说:“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却因此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仪狄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有关酒的创始人的最早记载。此外,三国蜀汉学者谁周的《古史考》也有“古有酸酪,禹时仪狄作酒”。
“仪”在古时通“娥”,因此仪狄是一个女人,这在建安七子王架《酒赋》中的“帝女仪狄,旨酒是献”两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仪狄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三种说法就是民间流传广泛的杜康造酒了。杜康造酒主要流行于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据说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当时,经过了神农尝百草、辨五谷,人们开始耕种粮食。
杜康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杜康受命管理生产和保存粮食,勤恳负责,由于风调雨顺,保管在山洞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是缺乏仓库和科学的保管方法,时间久了,粮食受潮发霉,杜康因此被降职专门保管粮食。杜康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粮食保管好,有一次他在树林里发现了很多枯死的大树,于是他把树干都掏空,将粮食放进去,过了两年,树洞里的粮食都慢慢发酵了。
杜康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次,杜康查看粮食时,发现枯树旁边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走近一看,发现它们都活着,只是都睡着了,正当他纳闷的时候,野兽们都醒了,跑进了林子。这时他又看到了另一个枯树前有两只山羊在低头舔舐着什么,并且没一会儿,两只山羊都倒下了,杜康走进一看发现树洞裂开了一条缝,还不断往外渗水,杜康忍不住尝了一口,顿觉味道辛辣醇美,于是就越喝越多,竟醉倒在了树旁。
杜康造酒(图片来源于网络)醒来后,杜康装了一些树干里的水拿回去交给黄帝,大臣们一起商议,一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一种元气,而非毒水,并由仓颉给它取了一个“酒”的名字。
但是“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如果存在杜康此人,应该是春秋时代的人,另有历史记载,在周以前就出现了酒,甲骨文、金文里也已有了“酒”字,于是有的研究学者认为杜康可能是周秦间一个著名的酿酒家,一提起杜康,人们就知道是在讲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酒的国家之一。从古至今,人们造酒、喝酒、储酒,流传了千百年,关于酒的来源,说法不同,但我们却共同继承了祖先们的智慧结晶,并把它发扬光大,传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