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年就曾在国内上映的《阿凡达》重映。在前期无宣发,首日不少影院拷贝仍未送达的情形下,重映两天《阿凡达》票房超过万元。此外,《指环王》三部曲、日本电影《入殓师》《情书》等也均有在国内重映的打算。这两年来,电影重映已成电影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观众对电影重映并不陌生。只不过此前重映的电影数量很少。比较著名的重映电影,有年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年的《大闹天宫》3D版、《泰坦尼克号》3D版,年的《大话西游》上下集,年的《功夫》3D版、《一代宗师》3D版,年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加长纪念版,年的《龙猫》,年的《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千与千寻》,等等。
其实,电影重映并非一件容易事,也不像有些观众以为的“一本万利”,一部电影上映两回就是赚两回钱。电影重映,除了需要有版权、走审批等常规流程外,也需要有新的“卖点”。因此,许多在院线重映的电影,都是经过技术修复、数字化转制或3D转制的。早期电影修复多以2K为主,如今主流是4K修复,画面效果更为清晰细腻,修复成本也更高。如果是2D转制为3D,譬如《一代宗师》《泰坦尼克号》,成本可能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当年王家卫就曾直言,《一代宗师》的转制成本够拍一部新片了。
有的电影重映时,不仅有技术上的修复,也有内容上的细微调整。《东邪西毒》终极版、《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都有老版本里未曾上映过的片段;《一代宗师》3D加长版不仅有新的内容,也对故事进行部分的重新剪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时,多了7分钟的内容……
重映电影的市场境遇常常是冰火两重天。有的再次刮起热潮。比如年《泰坦尼克号》重映票房高达9.46亿元,是当年的年度票房亚军,成绩骄人;年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重映,票房也高达4.88亿元;去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重映票房也接近2亿元……有的则不尽如人意,甚至乏人问津、黯淡收场。年《功夫》3D版重映票房仅为余万元,很难回本;年《一江春水向东流》修复版在全国艺联重映,虽有上映规模不大的客观限制,但10万余元的票房也说明了观众圈层比较狭窄。
虽然电影重映的市场境遇悬殊,但除了技术卖点外,大多数重映的电影还有两个核心卖点。一个是情怀。几乎所有的重映电影,观众都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等渠道观看到正版,也有观众早就对电影的情节熟稔于心。促使这些观众重新走进影院的动力,就来自对电影的那份热爱,他们愿意以走进电影院这样的实际行动,向陪伴他们成长的经典电影致敬。比如宫崎骏的《龙猫》,是他第一部在中国内地公映的电影。当电影重映时,网上很多人纷纷表示,“欠宫崎骏的一张电影票该还了”。经典电影重映是资深影迷的一次狂欢,观影本身充满仪式感。
另一卖点,也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即大多数都称得上经典。只有经典电影才能穿越时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也只有经典电影能给不同时代的观众都带来启示。譬如《阿凡达》是电影从2D到3D技术变革的里程碑作品,它建立了电影3D的美学典范。年《阿凡达》首映时,内地只有16块IMAX银幕,正是因它的上映,中国观众经受了一轮IMAX“普及推广课”。今天,IMAX影厅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已普及开来,很多观众愿意重新走进影院,感受《阿凡达》的视听魅力。《阿凡达》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命,其所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态伦理的思考,对当下仍有借鉴价值。由于重映电影的经典属性,它之于电影产业也有重要意义。经典重映,增强了经典的能见度,有助于提升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与文艺欣赏水平;它也是对当下电影创作的激励、示范与启示。
不过也应该看到,电影重映只是电影市场的偶然行为,它是新片的一种补充,而不是电影市场的主体。一方面,观众对于重映电影的情怀消费,有一个“度”,可偶尔为之,但过犹不及。如果重映的电影太多,观众会对“情怀”审美疲劳,甚至有逆反心理。另一方面,电影的发展是建立在“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基础上的。经典固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新的时代有新的技术,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故事。追随经典,为的是让今日的电影成为未来的经典。电影终究要向前发展,而发展离不开新片的力量。
跟过往相比,当下疫情背景下的重映电影尤其多。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举措。除了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外,一些相对平淡的档期缺乏足够多的、有分量的新片。电影重映就起到填充档期、提升市场热度,甚至是“救市”的作用。像去年电影停摆半年后复工,首月入市的影片里复映片就占据半壁江山。今年春节档之后,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新片,票房相对萎靡,《阿凡达》的重映也为其打上了一针强心剂。或许市场缺大片的情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观众将密集与重映的电影相遇。不妨把这次重映浪潮当作回顾经典、审视自我的契机。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