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这段日子以来,随着电视剧《庆余年》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被张若昀圈粉。在剧中,由张若昀扮演的范闲风流倜傥,对鸡腿姑娘林婉儿一见钟情。为了退掉和郡主(其实就是婉儿)的婚约,范闲煞费苦心地装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可是,就在他来到醉仙居阻止滕梓荆刺杀郭保坤时,面对一众花楼女子,他却表现的有些紧张了起来,那略微拘谨又强装镇定的样子,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看到了张若昀精湛的演技……
而在这一段剧情中,却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BUG。原来在一群各有所长的青楼女子中,有一个名叫“郁江微醺”杜二娘的姑娘,号称善于“蒸酒”。可是几个镜头下来,也只是见她手拿酒壶,在氤氲着水汽的滚水中烫了一烫。这样的动作,与其说是“蒸酒”,倒不如说是“烫酒”更加贴切。
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蒸酒”呢?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古代“蒸酒”那些事儿。
按照惯例,还是先从根儿上开始刨起!
“猿酒”和第一代人工酿酒的出现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证明,早在-年前,地中海沿岸的亚述人,就在无意中发现了自然发酵而成的麦芽酒。而我国酒类的最早发现,则要追溯到年前的仰韶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发现一些含糖的水果,可以经过自然发酵变成味道独特的液体,这些液体,应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酒。这种自然酒,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猿酒”。
到了-年前的时候,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这时出现了最早的人工酿酒。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当中,发现谷物在储存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发霉长芽的现象,而这些发霉长芽的谷物在遇到了水之后,会自然发酵成酒。人们利用这一发现,掌握了制造蘗的方法,并用于酿酒。《淮南子》就曾记载人工酿酒的这一阶段:“清酿美酒,始于耒耜。”耒耜,也就是农业社会之初。而在同时期的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大量陶器和青铜酒器,从实物上印证了《淮南子》的说法。
曲的发现和制作,标志着第二代人工酿酒技术的成熟
到了商周时期,饮酒之风日盛。由于国家对酒水需求量的增加,用蘗造酒的传统方法,也已经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人们不断改良,在蘗的基础上,发明了曲,酒曲的发明和完善,标志着第二代人工酿酒技术的成熟。
在周代《书经·说命篇》中,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这可能是中国史料中关于酒曲的最早记载。周代设有专门的官员,他们根据原料的不同,把蘖制成的成品叫醴,由曲制成的成品叫做酒,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酒”的概念。
曲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酒技术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中国酿酒技术的精华所在。虽然古人并不清楚酒曲制酒的原理所在,但是古代史书上关于酒曲的记载,却屡见不鲜。比如东汉的《四民月令》一书中简单地记载了当时的制曲过程:“(六月)可作曲……是月廿日,可捣择小麦,溲之;及至廿八日溲,寝卧之,至七月七日,当以作曲(凡卧寝之,十日;不能十日,六日、七日亦可)……七月四日,命治曲室,具簿,持,槌,取净艾,七日,遂作曲。另外在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也曾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古人制取“曲”的技术。
经过秦汉两代的发展,制曲技术进一步完善,曲又被分为大曲和小曲。大曲主要原料是小麦和豌豆,而小曲主要是米粉和麸皮。到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在制取曲的原料中,开始加入一些植物原料,这就是制酒药的开始。到了唐代,又出现了红曲,馀坚的《初学记》是最早记载红曲的文献,红曲的出现,标志着制曲技术的巅峰。
第三代人工制酒技术——蒸酒
中国蒸酒出现的年代,一直众说纷纭,大致有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和元代说四种。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下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我们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一一来掰扯下:
1、元代说
中国蒸酒起源于元代之说,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烧酒非古法也,自元代始创其法,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冽,盖酒露也。”
不过这段记载,明显和现代的固态蒸馏技术极为类似,再往下看:“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酸瓮中七日,以甑蒸取”,说明这是典型的固态发酵工艺。而白酒的液态蒸馏技术,恐怕远不止元代才出现。
2、宋代说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年河北承德青龙县出土的一套金代铜烧酒锅,根据专家考证,这套年前的铜制烧锅,为蒸馏专用器具。这套蒸馏器虽然与唐宋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丹药蒸馏器基本相同,但是这套蒸馏器和丹药花露蒸馏器不同的地方在于,烧锅底部明显有使用篦子留下的痕迹。而这正是区别蒸酒用器和蒸丹药花露用器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加篦蒸酒的技术,仍为今天所采用。但是古代文献有关丹药花露蒸馏器的记载中,均未见这种情况。
3、唐代说
这种说法的依据,也要从《本草纲目》里找:“葡萄酒有两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麴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这段记载中的“唐破高昌”指的是公元年侯君集率军灭高昌的事。根据这个推断,中国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液态蒸馏酒的做法,而这也和大量的唐代文献记载相互吻合。
而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所以,和《本草纲目》记载的“烧酒”——“味极浓烈”,“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等论述相比较,那白居易的烧酒,实际上就应该属于液态蒸馏酒的范围之内,而且酒度不低。
如此说来,至少在我国唐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今天仍在沿用的蒸酒技术。
4、汉代说
如果你以为唐代就是中国最早出现蒸酒技术的朝代的话,那么也许你就错了!
在举世瞩目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中,曾出土一件青铜蒸馏器。根据专家考证,汉代蒸馏器以前也曾发现过,比如上海市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但是这件蒸馏器被怀疑与炼丹有关。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这件蒸馏器,却是在墓葬酒库中被发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在介绍这件文物时说:“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是个新发现,在以往的(考古)发现里面,能够作为蒸馏器发现的,很少。原来有过几批,比这个小,没有这么复杂。”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则表示,这件出土的蒸馏器,由于其出土于墓葬酒库中,所以怀疑它与酒的生产有关。
看看,专家都这么说了。如果这件文物真的被证实是用于酒类蒸馏技术的话,那么这将是中国蒸酒起源之谜最好的解答。
一更评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至今日,酒已经脱离了饮品的范围,而变成了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在数千年发展的过程中,酒文化早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中,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蒸酒的起源,因为很多物证和文献的缺失,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另外,一更想说,在很多历史文化谜团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希望国内的一些电视剧制作方,能够严谨细致,纵然不能够弘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也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努力还原真相,而不要为一时流量,设计一些噱头来博人眼球,这样的做法,对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糟蹋,更是一种亵渎!
文章参考资料:
1、周·《书经·说命篇》
2、汉·刘安·《淮南子》
3、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