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成都博物馆民俗文物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一位家人、朋友眼中从事着“高大上”职业的“85后”,一位从小酷爱历史地理就读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广泛涉猎博物馆、文献、宗教、美术、水利、中医等学科的“学霸”型文博人。问杜康,最近是不是又开辟了新领域?他谦逊地摇摇头说暂时没有,因为“研究还不够,很多都未产出具有分量的学术成果。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扎实推进。”
年,在成都金沙遗址考古发掘中记录探方地层
年,在贵州省湄潭县调查发现新见清代科仪文献
撰写的论文《西安雅城壹号墓年代再探》于年春获首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参与执行策划的基本陈列“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获第十六届(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担任执行主编兼第一执笔的《丝路之魂: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于年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执行策划的“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获第十九届(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推介优胜奖……成绩背后,杜康坦言一度面临任务压力、经济压力、健康压力这“三座大山”。因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展览策划,都是精细的脑力劳动,需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需要有足够的费用来购买资料,需要花成片的时间来阅读、思考、写作。杜康谈到在研究生阶段刚接触道场画时可谓“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之状,至今记忆犹新”,但他并未畏首畏尾、敷衍了事,多看、多思、多写一直是他工作生活的主旋律。由于当年图书馆、资料室有关道场画的可借阅查看资料很少,他就每月节衣缩食省出数百上千元来买书,很长时间都在发现新书的欣喜万分和捉襟见肘的窘迫中煎熬着。那段时间,由于用眼量过大,杜康逐渐患上结膜炎,之后养护不当,炎症反复造成角膜溃疡,以致视力骤然下降、畏光流泪,刺痛难当。眼疾缠身,让杜康一度觉得人生已“跌入谷底”,后经休养双眼缓慢恢复后才让他又重拾希望,“这次病痛持续数年,回想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但三年的严格训练,提升了学习能力,扩展了学术视野,丰富了研究思路,对于我以后工作有极大帮助。”
年,为观众讲解“丹楼生晚辉——明清时期的成都”基本陈列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杜康就到了成都博物馆(当时为成都博物院)工作。他在博物馆长期从事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和展览策划。多年来,他执行策划过多个大型展览,每个展览对他而言,都是学习新知、分析提炼的过程。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博”与“物”这两个字上下功夫,他说,博物馆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术水平有较高要求。应当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追求新知,夯实运用知识、发挥能力的基础,在“博”字上下功夫。博物馆并非只是看书读报、纸上谈兵的地方,没有实干,就难以深刻理解和运用知识,不易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实干,思想成果无法付诸实践,产生不了多大的社会价值。因此,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重视工作中的物质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在“物”字上下功夫。他认为,“博物馆能把观众带回历史原境,那种鉴古知今、古为今用的智慧就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更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所以,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仍然是以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为核心的相关工作。”这些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杜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理念,那就是坚持以文物(各种文化遗产)为中心,以问题(如科研课题、展览项目等)为导向,不断打破时代、地域、学科、行业的局限,不断追求新知,从而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和完成社会实际应用,同时也要将加强与相关学科和行业的联系作为努力方向。新年伊始,杜康手头先排上了三件大事:中医药文物图录的出版、中国白酒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筹备、成都博物馆藏道场画的整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生活、事业上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时,杜康却不会借酒浇愁,他觉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这个‘必然’应该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所追求的东西,即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它既是我生活下去的精神力量,也是我对事业追求坚不可破的原则。”坚持这种原则是值得的,杜康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人生短短数十年,应该做自己喜爱而且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作者:赵昀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