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啥古人动辄上一坛好酒,现在却不行了
TUhjnbcbe - 2024/9/15 5:08:00

一个烈日炎炎的晌午,一位壮汉走进一家酒店,放下哨棒就喊:店家,好酒好肉拿上来。

酒倌端上三碗酒和三盆肉。壮汉端起酒碗,脖子一仰,咕嘟咕嘟,便把三大碗酒喝个精光。嘴巴一抹,啧啧叫道:“好酒!”当他再让酒馆上酒时,酒馆指了指店前的旗子,上书:“三碗不过岗”。

壮汉当然不管,横竖十五碗下肚,完了还上山把大虫给收拾了!

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叫李白的牛人。大诗人杜甫说他“喝下一斗酒,能写出一百首诗。”掐指一算,古代一石相当于现在的59公斤,而一石又等于10斗,这哥们儿差不多有12斤的酒量。

这还不过瘾,后来他还写诗炫耀说: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众所周知,古代人们喝的酒都是度数较低的米酒,但要弄清楚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人类最早的酒是猴子酿的!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穿着绿色小裙子的时候,卡尔.冯.林德也还没有发明冰箱,猿猴们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就生成了酒精、酒浆……

明代《蓬栊夜话》中也有一段关于“猿猴造酒”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听起来荒唐,但却是事实,后世关于“猴子贪杯”的故事数不胜数,最著名就是五百年前那只妖猴了!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以及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谷物酿酒逐渐取代了天然果酒,这才有了“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的传说。到了殷商时期饮酒的风气变得很盛行,从已经出土的殷商文物来看,青铜酒器的占比相当之大。第一代西凤酒就诞生于这个时候,当时称作“鬯(chàng)”也叫秦饮。只不过,那可能是一种低酒精含量的黄酒(在古代,也称为米酒)。

所以,后来人们喝的都是米酒吗?

自春秋开始,到秦汉、魏晋、唐宋,我国酿酒技术趋于规范,《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但人们饮用的多是由粮食直接酿造而来的米酒。米酒的一个特征是口感好,从外观上看是浑浊的,称为“浊酒”;放置一段时间沉淀,取上层清液是为“清酒”。

所以,著名公知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宋代牛人范仲淹作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明代大咖杨慎也写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千万不要以为是酒里面进了小石子和灰尘!

在这一时期,人们喝的也不仅只有米酒。

汉武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就已经将葡萄酒引进中原了。三国时期曹丕还说过:“且说葡萄,醉酒宿醒……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年间十四年,李世民和高昌国干架,打完后把人家的酿酒技术带了回来,酿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们共同品尝;诗人王翰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

需要注意的是,从汉至唐,只有上层人士才喝得起葡萄酒,普通人一般喝米酒,其他还有烧酒和清酒。烧酒也是在唐朝才有的,并不是后来所理解的白酒,只是经酿酒技术的改进,酿出的度数相对较高并且可以点火燃烧的酒而已。

李白这种自命不凡又被高层排挤的人,平时花钱也大手大脚,经常喝的应该都是普通人喝的米酒了!

下面我们来算一下帐——

米酒的酒精含量不高,现在的米酒一般在15-25VOL%,在酿酒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可能会更低。《汉书》记载,“汉人有饮酒一石不乱”,按照现在的计量方法,是40斤。这太惊悚了!有学者推测,汉代的米酒应该在6度左右。到了唐代,应该在10度左右。李白一次喝12斤,折合成我们平时喝的45度白酒也就是2斤多点。不过也算海量了!

至于后来的那个穷屌丝武二郎,“三碗不过岗”的烈酒肯定不是吹的。我们知道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酒精度数也是一路飙升的,他喝得极有可能是一种相对的高度酒。

今天的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自蒸馏法传入中国以后,白酒开始出现。白酒具体在我国何时起源尚未定论,有人说在唐朝,也有人说在元代,从时间上看,元更有可能一些!

曾纵野先生在《中国名酒志》中说:“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这里的烧酒,即是今天的白酒。

所以你看,元明以后再也没有哪个牛人敢说自己“日饮三百杯了”!

不过,白酒在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清朝,现在绝大多数的蒸馏酒知名品牌也都创始于清朝。如果我们有心,翻一翻中国名酒的历史就会知道,不管起源多早,大多是在14-17世纪,制酒工艺才有了突破性记载。泸州老窖最早的制酒窖池建于年,古井贡酒源于年的公兴槽坊。茅台虽没有明确年份记载,却是发源于明末清初的贵州仁怀地域,大约也是-年之间。国花瓷西凤酒源自凤翔柳林镇,也是原清代老酒坊“兴盛生”、民国时期老酒坊“复兴生”工业遗产群,百余年的老坊产生了独特酿酒生态,更形成了一脉相传、口传心悟的老坊手作技艺。

好酒有度,适度为上!

现在算是明白了,中国的酒文化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今天所说的白酒,无论度数高低,放在古代都是高度烈酒了!所以动辄“斗酒十千”、“痛饮三百遍”都是算不得数的。饮酒还是适度为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啥古人动辄上一坛好酒,现在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