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于培训市场变革的一篇深度预测文
TUhjnbcbe - 2021/3/2 18:48:00
白癜风要用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

课程标准化引爆企业培训市场变革

版权信息|文/张勇首发

学习生态圈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李海峰老师主讲的DISC沟通技术和顾问技术认证培训。原本参加一次培训课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这次的课程居然在春节前开班,且仅用了两周时间招生,报名参训学员就超过人,其中职业培训师超过60人、企业培训管理者30余人。开课前一周在线翻转课堂就已经火热,开课后两周的线上交流仍在持续升温,学员居然还拼命地推荐朋友参加……

在企业公开课市场不景气的今天,为什么这门标准化的认证课程会如此火爆,这会是年国内企业培训市场的一股新潮流吗?

国内自主版权课程开发悄然兴起

说起培训潮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国内最初的陈安之代表的成功学、余世维代表的团队管理理论、郎咸平和陈春花代表的企业经营理论,再到年之后兴起的行动学习、学习路径图、绩效改进、企业大学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私董会等等,新的潮流不断涌现。这些现象都意味着,中国企业培训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同步。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开始从一味地“走出去、拿进来、开眼界”,逐渐进入“拿进来、用下去、求实效”。

当下的企业学习,解决的不再是西方管理理论的求知问题,而是应用到本土企业战略发展的务实问题。同时,教学的技术手法也开始转变,近两年的行动学习、教练技术、私人董事会,都已经在培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培训趋势会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培训课程的标准化。

所谓培训课程的标准化,主要就是培训市场通常称为的版权课程认证。其实,版权课程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也不是新兴事物,代表国外版权的七个习惯、六顶思考帽、情境领导、领越领导力、SPI等系列课程,一直在国内市场有着很好的产品口碑和品牌特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前后,国内自主开发版权或二次开发的版权课程开始陆续兴起,代表课程包括:张怡筠情商课程、李海峰DISC沟通课程、华商基业的结构性思维课程、夏凯的销售罗盘系列课程……好讲师网CEO魏丹也透露说,年,还会有一大批国内自主版权课程将会陆续推向市场。

国内自主版权课程的兴起,对标准化课程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一是认证费用不再是阳春白雪,从几万元的认证费用下调到几千元,受众面更广;二是结合本土企业的实际发展,课程的背景和案例更加吻合本土企业的实际应用,实用性更强;三是在商业领域的使用约束条款大幅降低,开放性更大。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自主版权课程的兴起,标准化课程将在年迎来一个新的崛起。

职业培训师遭遇课程质量瓶颈

年,我曾参加了在华盛顿举办的ASTD(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年会。对于一名普通的培训工作者而言,我看到与国内外培训市场的最典型差距在于两点:一是在各个领域专精的标准化版权课程,二是培训产品在互联网在线领域的应用。

而时隔仅一年,国内的互联网应用领域快速在产业资本的驱动下高飞猛进,甚至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应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包括时代光华、优米网、网易云课堂、云学堂、思酷……应该说,这是培训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提升,标志物都是新兴生产工具的应用,培训也应如此。

那么,互联工具的普及应用,给从事培训领域的所有工作者们、尤其是职业培训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还是顺势而为、奋起直追?

无论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发现,职业培训师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所谓职业培训师,通常从专业的角度是指Professional,通常指培训师职业的着装、职业的教学技巧、职业的专业能力。但从商业的角度是指Job,也就是以培训作为工作的一批特定人群,通过教授相关知识而获得报酬,通过讲授企业需要的培训课程作为谋生的手段。

从行业外看职业培训师,是一群高收入、高自由、高尊重的人,一句“不做CEO,就做培训师”的广告语,让众多人走上了以培训师作为职业的道路。

从行业内看职业培训师,是一群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人。真正年收入在百万以上的职业培训师,凤毛麟角。而大量的职业培训师,年授课量不足50天。尤其是国内的大型产业带向中西部转型后,大量的职业培训师都奔波在通向二三线城市的道路上,晚出晚归、疲惫不堪。

职业培训师面临的真正风险和压力,还不是来自于收入的不稳定,而是来自于培训课程质量的不稳定。曾经有一名老师,好不容易接到一批10天的企业轮训,第一天课程结束后,因为课程效果不佳,就被客户全面喊停了。受伤的不止是培训师本人,还有培训产业链上的培训机构、企业客户代表,尤其是受训的学员。为什么呢?因为培训师的产品开发和交付能力更新不及时。

企业培训市场需求的精细化,对职业培训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结合本土企业的发展历程,职业培训师的商业价值正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知识传递到经验分享、从经验分享到技能工具、从技能工具到行为改善、从行为改善到成长动机……众所周知,职业培训师最初的知识传递功能,大部分已经被百度给取代了。精细化的培训课程产品,必须要经过系统化的设计和研发。而大量的职业培训师,由于是个体作战,多为闭门造车,独立摸索培训课程开发,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课程品质也难以有所保障。

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品质,因人而异,因客而异,也给资源整合式的培训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培训市场对标准化课程的需求,势必应运而生。

标准化课程具备的四种属性

那么,标准化课程的认证学习,应该如何去区分真假标准化课程呢?从这两年个人的学习投资,来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专业性。

研发课程的是一个团队,而非某个培训师个人。标准化课程从表现上是某项知识领域的纵向专精化研究,但实际上对关联知识的横向需求要求极高,课程的有效性一定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市场验证的。这一点,国外的很多经典课程都值得我们借鉴,一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就是国外一群专家,用了很长时间,反复验证研发出来的,至今仍在不断迭代更新。

第二,工具化。

既然是标准化课程的认证,那就不能只是参加3-4天课程的学习观摩体验,而是能够提供详细的教学手册、教学工具、甚至教学视频,能够保证被认证学员复制的标准程度。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合理运用在线测评和教学工具,应该不是一件难事。而对于导师的复制和学员的体验,却是一件好事。一些知识点和WHAT类的内容,完全可以视频化、互联网化、微课化,比如夏凯老师就把信任五环的课程知识点做成微课,放在网上供课前预习和移动学习。

第三,迁移性。

标准化课程的认证,绝不是以发放认证证书作为标志,而是能够帮助学员产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迁移建模。学习一门课程和认证一门课程不同,前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培训市场变革的一篇深度预测文